
驚蟄,又名“啟蟄”,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第三個節(jié)氣,也是一年中最有生命力的節(jié)氣,寓意開啟春天的門扉,蟄蟲蘇醒而動,反映的是大自然的生物受到節(jié)律變化而萌發(fā)生長的現(xiàn)象。
時至驚蟄,陽氣上升、氣溫回暖、春雷乍動、雨水增多,萬物生機盎然。農(nóng)諺說“到了驚蟄節(jié),鋤頭不停歇”,江南的油菜開始見花,北方的冬小麥開始返青,忙碌的春耕圖景,由南至北漸次展開。
驚蟄物候現(xiàn)象
1 春雷始鳴
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,稱為“驚”;昆蟲入冬藏伏土中,不飲不食,稱為“蟄”。到了驚蟄時節(jié),蟄蟲驚而出走。其實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,大地回春,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(jié)束冬眠、“驚而出走”的原因。

驚蟄分為三候:“一候桃始華;二候倉庚(黃鸝)鳴;三候鷹化為鳩!泵枋鲆咽沁M入仲春,桃花紅、梨花白,黃鶯鳴叫、燕飛來的時節(jié)。按照一般氣候規(guī)律,驚蟄前后各地天氣已開始轉(zhuǎn)暖,雨水漸多,大部分地區(qū)都已進入了春耕。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,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。

3 二十四番花信風
驚蟄時期的花信風為一候桃花、二候棣棠、三候薔薇。沾了雨意的桃花,水淋淋的濕,一律收斂起輕薄的野性子,沉靜貞婉起來。淺淺的粉,從花瓣的最末端,淡淡地往里洇。洇至最深處,便成了無限溫柔的一痕紅。又或者,是美人頰上的胭脂,釀成了春天里最美的一盅酒。

驚蟄“三防”
1 防上火
仲春之時肝氣生發(fā),人容易“上火”,晨起后宜喝溫開水,日常也可飲少量白茶。若是出現(xiàn)口苦、口干、口臭、咽喉疼痛等癥狀,可用少量菊花、金銀花等泡水代茶飲,清熱降火解毒;配等量桂花,則能中和菊花和銀花的寒性,亦可改善口氣。三花相配,是非常不錯的選擇。

2 防感冒
春季是流行性感冒的高發(fā)季節(jié),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,而鼻腔是它們傳入身體的主要途徑之一。堅持早晚進行鼻腔清洗,能夠有效預(yù)防感冒。可以用雙手捧清水,鼻子輕輕將水吸入鼻腔,停留片刻后用力將水噴出,反復(fù)3~5次。

3 防“倒春寒”
風為春季的主氣,稍不注意,病菌就會侵犯人體。避風邪,暢情志,調(diào)飲食,是此時的養(yǎng)生之道。我們要護好手腕、腰腹臍、腳踝3個部位。
手腕處有神門穴,做好保暖可保護全身血脈。人的陽氣以腎為本,腎居于腰腹部,腰部保持溫暖有助于腎臟健康。腹部有很多重要經(jīng)脈,如脾胃經(jīng)、肝腎經(jīng)穿過,腹臍最易受寒,特別是胃部怕冷、容易腹瀉者要特別注意此處的保暖。足踝處不可外露,很多女性手足肢寒、痛經(jīng)腹冷等都是因足踝處受寒所致。
網(wǎng)址:www.cscottphotography.com
掃碼微信直接咨詢
